作者: 乾元坤合 发布时间: 2024-07-10
现如今国内设备管理系统的现状是在中国本土发展起来的设备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些系统熟悉企业的设备管理实务和管理模式,并拥有丰富的设备管理和设备工程技术的专业知识和服务能力。它们能够提供直接的客户化服务和管理咨询。在中国本土系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符合中国企业实际情况的设备资产管理思想。这包括重视全过程和全寿命周期管理、基于故障和停机分析的运行管理、以预防维修为主的多元化维修模式的建立,以及在资产运营和经济技术管理方面的发展等。
国内设备管理系统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对设备资产的重视:企业确认和接受设备资产是企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设备管理系统的核心思想。设备管理系统的主要目标是追求设备资产的优化和资产投资回报的最大化。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设备管理及信息系统的工作目标被定义为四个主要功能:最大化设备资产的生产能力、维护和提升设备资产的性能、保证设备资产运行的安全性并最小化环境危害、在实现人机和谐的前提下追求运行成本和维修费用的经济性。
2、信息系统在设备资产管理中的应用:利用信息系统控制设备资产管理的整个流程,并及时传递影响生产的设备运行和维护信息,使设备资产管理的数据信息成为企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管理系统通过对工作流程的建模和仿真,建立了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了企业管理组织的仿真、管理标准的知识化、管理流程的优化和再造、管理过程的网络化控制等。这确保了企业的管理标准得到执行,并使所有与设备资产管理和工作有关的信息成为企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解决了企业生产、物料采购、财务成本等与设备资产管理之间的冲突问题。
3、设备资源与其他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设备管理系统建立的管理体系,实现设备资源与企业技术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物资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设备生产能力的最大化。中国企业在实施设备管理系统时,更注重从形成企业竞争力的角度,重视企业设备资源与技术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物资资源之间的优化配置。设备管理系统提供整合和优化配置这些资源的数据基础,包括计划的形成、对资源条件的要求、资源协调依据、决策数据支持等。作为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依靠管理行为产生的信息及其信息反馈机制,实现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统一管理,统一组织和配置设备维修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统一设置和执行绩效考核和管理评价标准。这样,管理行为和技术行为就指向提高设备可靠性这一设备资产管理的核心目标,确保设备生产能力的最大化,使设备投资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化的资产收益。
综上所述,国内设备管理系统在中国企业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些系统通过熟悉企业实际情况、提供客户化服务和管理咨询,以及强调全过程管理和信息系统应用,为企业设备管理提供了有效支持,促进了设备资产的优化配置和企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