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乾元坤合 发布时间: 2024-07-10
EAM以资产模型、设备台帐为基础,强化成本核算的管理思想,以工单的建立、审批、执行、封存为主线,对相关的人、财、物资源进行合理、优化安排,将传统的被动检修变为积极主动的预防性维修,与实时数据采集系统集成,实现预防性维护。它通过对企业历史维修活动进行跟踪记录,将维修人员的个人知识转化为企业范围内的智力资本。将工业流程与业务流程配置功能整合起来,使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系统授权管理和应用的客户改造工作。
其核心目标是将设备运行管理、维修管理、维修管理、备件管理、技术管理、生产管理等业务工作整合到系统中,以提高企业设备的使用效能为核心,实现企业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网络化。在设备使用、设备维修、故障维修、备件采购、成本控制等方面,能及时、动态地跟踪反映设备运行使用、设备维护、故障维修、备件采购、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信息内容,重点要突出对制约、影响设备效能发挥的信息内容进行跟踪。
这样做是为了帮助企业:
1.对设备资产进行量化,规范其工作流程。
2.实现资产管理信息化,提高生产设备、人员和其他资源的配置效率。
3.借助于系统的帮助,每个维修管理员都可以管理更多的设备。
4.改进工人的安全和保障,促进该程序的实施,减少停产时间。
5.建立清晰和动态的设备数据库,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可靠性,控制维护和维修费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6.减少备件库存和备件费用。
7.根据行业和政府部门规章,帮助企业更好地贯彻ISO9000。
8.增加有效工作时间。
9.减少设备停机时间。
10.提高设备利用率。
由于资产信息分散不集中,资产历史数据查询不方便,资产信息不能及时反映,文件过多,资产流失,重复购置等问题,使企业成本大幅度上升。运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整合企业资产信息,避免固定资产流失,避免固定资产管理的混乱,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使各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